首页 >> 留学人员风采

游轮博士“借船出海”——访2017年白玉兰纪念奖获得者刘淄楠学长

作者:张浩熙

2018/2/6 17:24:40

  刘淄楠的照片拍出来总是相似的,一丝不苟的西装领带,轻轻抱住双手,身子微微前倾,嘴角露出一丝浅笑。作为全球游轮品牌皇家加勒比全球高级副总裁、北亚及中国区总裁,他那庄重又睿智的样子简直可以为自家游轮打活广告了。

  不过,静态图像怎能捕捉刘淄楠的全部真相?与印象中的不苟言笑不同,在记者面前,这名拥有伦敦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的“邮轮大咖”妙语连珠,深谙品牌之道的刘淄楠正在用他的节奏掌舵着皇家加勒比。

  开疆拓土

  一张张游轮海报张贴在黄浦江畔的国际港务大厦,位于大厦16层的皇家加勒比会议室里正讨论得如火如荼,“2017年皇家加勒比有4条豪华游轮部署中国。”刘淄楠说。

  进入中国市场八年来,皇家加勒比游轮一次次刷新游轮业的新记录,连续八年摘得“最佳邮轮运营商”桂冠。2017年6月,海洋航行者号正式以深圳蛇口太子湾邮轮港为母港开启首航。这是一次真正的变革:以巨大与豪华著称的皇家加勒比终于驶出传统的天津与上海两大母港,开始积极扩张其在中国的新版图。

  说起来,革新的巨轮早已启动,2015年6月,刘淄楠被升任为大中华及北亚区总裁。为组建亚太区域最新的游轮船队,将新兴的中国游轮市场推入“新船时代”,刘淄楠在中国大陆做了大量市场调查、产品发展及人才招揽工作。

  与勇往直前相对应的,是刘淄楠对未知市场的无限期待。作为一个在皇家加勒比工作了八年、同时担任国际邮轮协会(CLIA)北亚分会主席的老将,他对于游轮市场战略部署和中国消费者偏好了如指掌。

  在他看来,华南新母港的出现理由充分:它能满足市场需求。虽然皇家加勒比已经催生了一个价值近百亿人民币的游轮市场,“但中国游轮行业过去八年平均增长体量是每年45%,而皇家加勒比每年增长是100%。”刘淄楠慢悠悠地说。

  只是,或许不少人听归听,心底免不了有些将信将疑——这个恍如大学教授般的儒雅博士,用带有几分高校教师的得体声线以及无可挑剔的感染力,娓娓动听地跟你谈论游轮市场,但他真的能把体量增长转化为收益吗?

  “在这样快速的业务量增长下,我们收益的增长也是两位数,收益和体量同时增长,我觉得这是一件前无古人、后无来人、旁无外人的事情。”回忆起这一年所取得的成绩,刘淄楠镜框后的眼眸中流露出不易察觉的笑容。

  光辉岁月

  刘淄楠有张典型的书生脸,却有一颗朝气蓬勃的心。这位出生于60年代的上海男人热爱吹长号和写诗,甚至只差一点点,就走上导演的发展路径。

  他历数自己人生中最难忘的经历,一是在80年代考取英国伦敦大学的全额奖学金,踏上出国求学的道路。和很多60年代生人一样,刘淄楠骨子里有种“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情结。他想要到国外读书,然后报效祖国。二是在伦敦的投资银行与咨询公司Crosby MTM任中国业务副总裁,从事各种投资跨国并购。从学生到博士,再到留英任教,七年伦敦都市大学经济学高级讲师的工作经历足以让刘淄楠收获伦敦投资银行的垂青,“不管是在大学里教书,还是在金融场从事投资跨国并购,我从这段海外工作经历中受益无穷。”刘淄楠坦言。

  刘淄楠的人生轨迹也印证了这一点。他优秀的投行背景与开拓市场的卓越能力很快被急于进入中国市场的皇家加勒比国际游轮一眼相中,顺理成章地成为皇家加勒比中国区董事总经理,开始主管该公司中国区营销业务。

  此时,正值这家总部位于迈阿密的美国游轮企业开始重新审视其中国业务发展战略的关键时刻。随着刘淄楠到任,一场抢滩中国市场的战役轰轰烈烈打响。

  数据显示,作为皇家加勒比最大竞争对手——歌诗达游轮的中国母港运营航次,仅2008年就高达28个,2009年增加到36个,2010年已经达到68个,这其中尤以上海作为母港的航次占据绝大多数。

  但“来晚了”的皇家加勒比,此时数字却尴尬地为零。刘淄楠可不怕,热衷于埋头苦干的他,到达上海所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在2012年引进了当时全亚洲吨位最大的海洋航行者系列,将中国正式带入“大船时代”。

  尝到甜头的刘淄楠,2015年又将全球科技含量最高的海洋量子号系列豪华游轮引入中国市场,再次将中国推入“新船时代”。

  短短八年,刘淄楠把优质资源优先倾斜中国市场已成为不争事实,通过精准的市场定位和有效的市场营销,他硬是把起步晚于歌诗达的劣势生生地扳了回来,将皇家加勒比打造成中国乃至亚太区游轮行业领导品牌。

  坚强永存

  作为亚太游轮行业具有影响力的意见领袖,刘淄楠统筹管理着公司旗下皇家加勒比国际游轮、精致游轮和精钻会游轮三大品牌在中国地区的商务和运营活动,若无法“偷得浮生半日闲”也属难怪。

  不过,“大忙人”刘淄楠近来却最爱津津乐道于“Leadership”有关理念:“我最近读到一本书,说领导人是要分成五个阶梯,level 5是最高的一层,这一层的领导人性格谦虚、低调,并不盛气凌人,我觉得自己蛮像这类人。”

  外表谦逊的刘淄楠面临挑战却寸土不让,作为皇家加勒比在全球销售网络中最重要的一环,2016年中国邮轮市场由于受到经济放缓、大量邮轮公司涌入等影响而连连下滑,从皇家加勒比发布的2016年年报来看,中国市场亦弱于预期。

  那么,作为占据当前中国市场最大份额的邮轮品牌,皇家加勒比该如何稳健成长?刘淄楠引用了一句英语名言,“Tough times don't last, tough people do(艰难的时刻不会长久,坚强的人永存)”。

  外柔内刚的刘淄楠对自己制定的企业战略非常自信,“一个品牌要在中国站稳脚跟,不光是狂轰烂炸式的市场宣传,还要把产品做好了,这样才会有‘好故事’讲。”

  那什么才是好故事?刘淄楠解释:“中国消费者喜欢上游轮看一个不一样的世界,但这个产品毕竟是为西方游客设计的,我们也要根据中国游客对产品做一些调整,所以需要不断地捕捉、理解中国消费者的需求。”

  跳过标杆

  “蓝白巨锚”是皇家加勒比的标志,无论在全球任意港口的游轮上看见这只锚,代表皇家加勒比就在你身边。

  纵观皇家加勒比的中国版图,目前已有六座港口城市出现“蓝白巨锚”的身影,而刘淄楠也在春节期间抓紧时间上了回自家的“船”。在游轮上,刘淄楠逐个问候了船长、客房总监、高级船员乃至船员,与同事们畅谈这一年的酸甜苦辣。

  刘淄楠细心地看到,船员们也有自己的喜怒哀乐,但是当他们一旦投入工作,脸上会时刻挂满微笑,哪怕他们不顺心,甚至家里出现伤心的事情,船员们也必须将这些东西收起来。

  这种忘我的工作与思家情感上的反差,给刘淄楠触动极大,乃至声音也柔和了很多,“我们的船员非常辛苦,他们在为游客创造幸福体验,但每个人也有自己的喜怒哀乐。”

  刘淄楠坦率地表示,“家人以外,他们是我觉得很愧疚的一群人,所以我要上船跟他们一起过年。”

  在他的带领下,中国已成为皇家加勒比内部仅次于北美的第二大市场,但皇家加勒比总部也不断对刘淄楠提出新的要求。这个轮廓刚毅的“邮轮博士”感受到一点压力,但眼神里更有压抑不住的兴奋,“我们就像一群跳高运动员,过往八年总部总在提高标杆高度,我们会奋力跳过去!”

  2017年9月,刘淄楠博士荣获“白玉兰纪念奖”。他表示:“能够获得白玉兰奖深感荣幸。这是对皇家加勒比国际游轮引领中国游轮行业发展的认可和嘉奖。”他期望,游轮产业在为消费者提供高满意度的崭新度假方式的同时,对推动入境游、出境游及地方经济的发展和促进国际交流带来更大的贡献。

  (来源:根据《旅界》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