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起安吉,我们首先想到的是电影《卧虎藏龙》里大片随风浮动的翠绿竹海。历史上的安吉乃兵家必争之地,承受了战乱和屠戮。随着大量移民汇入,安吉形成了新的城市生命力,也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移民文化——比起鱼米之乡湖州的其他县级市,安吉似乎更不安于宜室宜居的水乡生活,安吉人,也似乎特别愿意“折腾”,喜欢创新。陈聪身上,就带着这样的家乡烙印。
爱好新事物
在同学会的入会申请表上,陈聪在“爱好”一栏填了4个爱好,除了常见的“篮球”“旅游”“太极拳”之外,他有一个别人少有的爱好——“发现新事物”。陈聪说,他非常喜欢和别人交流,发生思想碰撞,因为那样会带来新的视角和启发。“眼界来源于阅历,阅历来源于你发现新事物的积累。”
2004年,高中毕业,经历一段预科学习之后的陈聪踏上了赴英留学之路。刚踏上遥远又陌生的英格兰岛,他就被狠狠“宰了一刀”——中介公司派来的华人接机司机,收了他150英镑。摸摸兜里的学费,陈聪第一次感到“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日难”。后来他才发现,原来是被司机“坑了”,从机场到学校,出租车30-40英镑足以。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这个“惨痛教训”让陈聪想到了一个不错的点子。由于学校和生活消费社区之间有点路程,陈聪买了辆二手车来解决出行问题,他联系了几位有车的同学,成立了一个车队,提供电话预约接送服务,大家分头给华人留学生散发小卡片,接到“订单”后按课程安排来“排班”——“这好像是最早的滴滴出行了”,他笑称,“主要来回于超市、机场接送,我们的生意还蛮好的。既赚了一些零花钱,也解决了同学们的出行实际困难。”
2008年,陈聪获得赫特福德大学国际经济与商务硕士学位。刚毕业,陈聪便接到了叔叔的电话。叔叔在迪拜做家具外贸生意,看中了陈聪英语好,便请他过去帮忙。一心“想做点事”的陈聪觉得是个机会,便答应了。回想起在迪拜的大半年,陈聪说:“那时正好遇上金融危机,迪拜经济非常萧条,那个夏天来下订单的中东客人少了很多。”迪拜的酷暑天,气温可以飙升至50度。仓库建在沙迦的沙漠区,陈聪天天跟着货运车装货、卸货、清点,吃了不少苦头。然而,吃苦倒无所谓,在迪拜从事这种传统式没有挑战的贸易,陈聪是无法忍受的,他渐渐明确自己志不在此。因此,当叔叔准备让他随当地的华人商户到伊拉克开商铺时,陈聪暂定截铁地回答:“我要回国”。
从迪拜回国后,陈聪便开始跟随几位麦肯锡和罗兰贝格的合伙人踏入了咨询领域,之后又进入了AMT咨询集团。咨询正是他的专长所在。在英国读书时,很多企业会把一些在实际问题或案例交给学校来做分析,既可以让学生们学以致用,又可以让学生们更了解真实的市场。陈聪很喜欢这样的课程。他曾做过一个中国数字电影的发展趋势分析,结论是数字电影将在中国大规模发展。为此,他甚至想过在家乡安吉开一家影院,结果家人没同意。如今说来,陈聪“懊恼”地说:“安吉现在都开了5家影院啦。”
当聪敏的两个民族相遇
如果要数世界上最聪明的两个民族,可能当属中华民族和犹太民族了。当两个最聪明的民族相遇,将会产生什么样的火花呢?
2012年10月陈聪成立了自己第一个咨询公司——上海德锐企业管理咨询。在一次访问以色列的偶然机会,他遇到了以色列创新咨询机构SIT公司,首次接触到了系统创新思维理论(Systematic Inventive Thinking)。这是一个起源于90年代中期以色列的思维理论,针对创造力、创新和问题解决的实用方法,是世界许多著名商学院都会开课教授的创新方法理论。它帮助企业通过“盒内思考”,在原有限定的资源条件下,通过反向思考获得新途径,挑战固有的功能性和结构性定势,培养功能变通能力,在一个由想象力支配的由远及近的可控范围内,找到最佳(sweet)模型/解决方案。这个为“创新”量身打造的新思路新方法一下子吸引住了陈聪,令他激动不已,当即决定要与这家以色列公司战略合作,将这个新颖的创新理论引进到中国。彼时,离李克强总理在达沃斯论坛上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还有一年的时间。
2014年2月,以色列SIT系统创新思维有限公司中国公司成立,开始为在中国的世界五百强公司如GE、福特、可口可乐、美敦力等公司提供创新思维服务,也为许多知名民营企业如海尔、平安、复星集团等开设了许多SIT方法的创新工作坊。
越深入学习“创新”,就越离不开“创新思维”。在公司势头猛进的同时,陈聪又有了新的思考。陈聪认为,创新只是工具,而不是目标,关键是企业通过创新调整战略、升级技术、转型定位、优化产品,获得更长久的发展。在他看来,创新培训虽然很赚钱,但咨询不等于培训,他要走一条更“创新”的咨询企业之路。
“为创新服务,我是专业的”
今年6月,陈聪开始了SIT中国内部的创新之路,成立了“德以新”咨询,这也是陈聪在咨询路上的第三次创业。他将这个新生儿定义为“创新知识理论的研究者和布道者”,帮助初创企业和成熟企业在“封闭的世界”里以创新为驱动,突破限制并且引领市场。“源于创新,执于创新”的slogan俨然宣告着:为创新服务,我们是专业的。
他首先抛出了一个新概念——“轻咨询”,重塑咨询流程,抛掉繁杂的系统架构,轻车上路。“传统的咨询和企业捆绑得太紧,过于注重形式,一个项目从头到尾要几个月甚至一年,系统太庞杂。”陈聪说,“给企业的咨询报告虽然一字千金,但往往失了‘地气’,很难在企业里真正得到运用。”
说到这里,陈聪熟练地拿起马克笔,在会议室的白板上画下一条线。在这条线上,他明晰地标示出如何通过一个月的时间帮助企业解决产品创新及落地的问题,“第一周,充分和研发、市场、销售、管理等各部门充分沟通,明确需求和问题,第二周,筹备一场workshop,第三周……最后确定企业的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产品。”
这样的“轻咨询”,既灵活又贴近企业需求,十分“接地气”。陈聪目标很明确:“我们只做三件事情,帮助初创企业从0到1,帮助传统成熟企业从N到N+1,为政府提供产业创新升级服务。”在他看来,创新服务可以让地方政府形成嫁接初创企业和成熟企业的桥梁,成为企业输送转型升级发展的利器。
三张名片
陈聪是我会“海七班”的学员。这么一个留着板寸头的单眼皮男生,性格温和,未语先笑,让人不由自主地产生亲近感,班上的学员都亲切地叫他“聪聪”。
陈聪人缘特别好,从小在同学、朋友中就有号召力。读书时,是各个学生社团的常客。来上海工作后,有一次遇到家乡的驻沪办主任,谈到在上海的安吉人有3万多人,主任想请陈聪牵头成立一个安吉在沪青年组织。陈聪说:“我试试吧。”没想到,这一试就试出了陈聪的第一张名片——安吉在沪青年联谊会主席。
除了这张名片,陈聪还担任“上海湖州青年联谊会主席”“上海湖州商会兼职秘书长”“上海浙江青联常务委员”“浙江青企协理事”等职务。为此,繁忙的公司事务之余,陈聪常奔忙于各个社团的活动之中。如此一来,陪小孩和家人的时间就少了,他和太太约定了一个回家吃饭的“考勤”规则,经常“缺勤”的他每月都只能乖乖地交一笔“罚金”。
就在今年8月,他牵头为我会青委会成立“创新创业发展部”,担任第一任部长。10月,他就策划了青委会湖州行活动,前往湖州调研学习创新创业环境,助力上海湖州两地青年创新创业,受到了湖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高屹等领导的热情接待。采访时,在公司会议室的黑板上还清晰地留着“海归职通车”“青委会”等字眼,正是他前几天与青委会成员们头脑风暴的痕迹。
这么多的头衔,当问他如果只能从中选三张名片时会怎么选,他说:“我选‘安吉青联’和‘上海湖州青联’,因为那代表着我的家乡和根;同时我选择‘青委会创新创业部’。如果创新是我奋斗的人生价值坐标,那青委会和‘创新创业部’就是这个坐标上最绚丽的云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