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13年到1927年期间,随着归国欧美留学生的增多,继北京欧美同学会之后,国内很多地方也陆续产生了欧美同学会。这些同学会分处于北京北洋政府、广州中华民国军政府、台湾总督府三种政权的统治地区。这表明,不管在何种性质的政权统治之下,归国欧美留学生都有组织同学会的需要,欧美同学会的产生与存在,既自然,又必然。
由于有些延续时间不长,或规模不大,留下的历史印痕有的已经或尘掩或湮灭。例如,1919年6月23日,“南京欧美同学会”曾与上海欧美同学会联名发出要求拒签《巴黎和约》的通电。再如,1919年8月,中华欧美同学总会在上海召开成立大会暨全国欧美同学大会时,有上海、北京、天津、南京、广州、杭州、湖南、福建、香港、唐山等地的代表参加。然而,除北京、广州、武汉、上海、台湾欧美同学会的情况以外,其他地区的信息目前知道并不多。
广州欧美同学会:孙中山、宋庆龄都曾设宴招待
中国近现代,广东受西方文化的影响最早,故留学欧美者较早、较多。1912年年底,上百名归国欧美留学生在广州河南水泥厂聚会联谊,从此每年聚会,但因政局动荡,1914年,在同学刘某家聚会时,只摆了三席。1914年冬,在西濠附近出现了一个叫康哥地亚的倶乐部。1915年,广州欧美同学会成立,在成立时间上,仅晚于北京欧美同学会。(但另据广州欧美同学会网站介绍,该会成立于1925年,1934年更名为广东欧美同学会,会址位于广州市文德路39号。未另作考证。编者按。)黄宪昭被选为首任会长,林逸民任副会长。从此会员日增,1920年以后,参加年会者常达200来人,但因无会所,制约了会务活动。该欧美同学会于1921年通过发行债票筹得近万元,购买了地皮,但仍缺乏建筑费用。
孙中山、宋庆龄与欧美留学生联系密切,1918年1月26日,孙中山和宋庆龄在广州军政府内设宴招待欧美留学生,来宾90余人。孙中山在宴会上发表讲话。他说:
共和国家之建设,端赖人才。留学诸君,关系于民国前途甚大,今夕与诸君讨论,即为筹备中华民国自立之方针。诸君须知欧战终局,各国情势,必有一番大变动,风潮之激荡,我国实先受其害,各人宜趁此时机,力图实业教育之发展。至交通不便,实为中国进步之大阻力,尤宜特别注意。今日诸君皆学成致用,中华民国实利赖之。
1925年,继上海五卅惨案后,广东又发生了“沙面惨案”,广州民众义愤填膺,各界纷纷表示强烈抗议,时任广州欧美同学会会长的林逸民召集同学会特别会议。有关记载如下:
广州欧美同学会于二十八日在一德路会所召集特别会议,由会长林逸民主席表决两件要事:“(一)将是日沙面外兵惨杀之事实与证据,编就小册子,分译各国文字,及早向各国宣传,俾世界人得知此案真相,免受英法方面所欺蒙;(二)关于此案后援问题,则由会员分组研究,有统系之计划,贡献于政府与社会,以期增进国家实力,而与强暴者作有力之抵抗。”关于以上两项表决,经分别推定委员办理,并即席捐集款项,以便进行。
广州欧美同学会在“沙面惨案”发生后发行小册子,披露惨案真相,译成多种文字向各国宣传,以使世界人民“免受英法方面所欺蒙”,并准备“分组研究,有统系之计划”,以“与强暴者作有力之抵抗”。与北京、上海欧美同学会对五卅惨案的反应相比,广州欧美同学会的主张更加积极和坚决。
天津欧美同学会:成立于五四运动前夕
有文章说,天津很早就成立有欧美同学会,但未载明具体时间。天津著名报纸《益世报》1919年2月7日在以《青岛问题与中日亲善》为总题目,报道了一组消息,先是报道了《议员质问陈次长》《某总长腼颜媚外》等消息,揭露日本驻华公使以停止贷款为要挟,要求中国政府挟制和训诫中国参加巴黎和会代表,中国外交部陈次长和某总长畏缩媚外,遭到众议院议员质问和痛斥,然后,报道称:
天津欧美同学会为此事开会议决,拍电于和平专使,其原电云:“某等对于中国议和专使在马赛尔和议会为国贤劳,不胜佩仰,深愿协助其所观察及其态度,尚希勿自贬损其言行自由为要。”(译原电)闻此电系驻津留美回国学生五十五人署名。
该消息特别注明“译原电”,说明该消息中刊载的天津欧美同学会发给中国巴黎和会代表的专电,是从外文消息转译而来的。由于翻译水平欠佳,有的句子看来未译准确,如“深愿协助其所观察及其态度”一句,就让人有些不知所云,但该电声援中国巴黎和会代表捍卫主权的精神是明白无误的。这个消息表明,在五四运动前夕,天津已成立欧美同学会。
武汉欧美同学会:詹天佑曾任会主席及会长
詹天佑于1914年前后曾在汉口欧美同学恳亲会上发表演说,勉励归国留学生“各出所学,各尽所知,使国家富强不受外侮,足以自立于地球之上”,证明汉口的欧美同学1914年前后就已经在组织聚会活动。
1919年1月11日,上海《申报》在第2版“地方通讯”栏中,刊登了一篇通讯,报道了武汉欧美同学会第一次年会的盛况:
武汉欧美同学会假汉口普海春西菜馆举行第一次年会,会员到者有五十五人。筵堂四周悉饰以各外国大学之校旗,正中则缀以国旗。主席吴健君先起立举杯敬祝民国万岁,会员等三呼民国万岁。席间各会员唱校歌,主席及会长詹天佑,来宾朱宝奎君,会员刘庆恩、杨宽麟等演说。每一演说则随以音乐。会中音乐专家是晚各尽所长。如吴克愚、卓康成之西乐合奏,杨烁文之广东音乐,江顺德、卓康成、钟望荣之檀香山歌,钟望荣、卓康成之西乐合奏,均掌声如雷动。末有程义藻之幻术。乃散。
这篇通讯表明,武汉欧美同学会最晚在1918年年末就已经在筹备成立了。1919年新年期间举办的这次年会,既是“第一次年会”,又很隆重,很可能就是该会的正式成立大会。该会的会长是北京欧美同学会的评议员詹天佑。
台湾欧美同学会:1926年在美国纽约成立
台湾在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签订后沦为日本的殖民地。日本在台湾设置台湾总督府加以统治。但是,台湾人民始终心向祖国。1926年6月,台湾欧美同学会在美国纽约成立。台湾中文周报《台湾民报》1926年第116号对此作了报道。全文如下:
台湾欧美同学会在纽育举行发会式。近来台湾留学欧美各国的人逐年增加,回国的已有十几人,现在还是留学中的亦有十几人名,不但留学中缺少交际,即回国后亦没有什么联络的机关,实在一件很遗憾的事。本年暑假好在留美同人相约而至,于二月(“二”为误植,应为六月——笔者)二十一日在纽育太阳楼开台湾同乡恳亲会,并讨论起‘台湾欧美同学会’事宜。晚上即到帝国戏院看美人戏,做会后的趣兴。复于同月二十二日开成立大会,公推杜聪明、罗万侔、黄朝琴三君做临时执行委员,又请杜、罗两君及吴锡源君游欧时便道征求留学欧洲各国同乡,黄君回台与各先辈接洽一切。议定于本年阳历年底在台湾开第二次年会。晚餐后一同拍照以志纪念。
台湾欧美同学会的发起人之一杜聪明早年留学日本,学习医科,获医学博士学位。他在日本留学期间加入了孙中山领导的中华革命党,曾潜回内地进行反袁等革命活动。1925年他奉派前往美、加、英、德、意六国进修,受祖国大陆成立有欧美同学会的影响,到美国后不久,就与同乡发起成立了台湾欧美同学会。
该会后来在台湾坚持活动,1941年,台湾欧美同学会成立15周年时,杜聪明编印了《台湾欧美同学会名簿》,由台湾欧美同学会发行。名列《名簿》的计有55人。《名簿》中还列有“会则”两条:①本会称“台湾欧美同学会”;②本会以留学欧美者及考察旅游欧美者组织之。“会则”明确记载了该会的正式名称和入会条件,部分弥补了该会章程如今已经失藏之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