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海归学人 >> 每期杂志 >> 2018 >> 2018年02期

【专栏】俄罗斯大选观选有感

作者:邵宁

2018/4/9 16:52:16

  今年3月18日,俄罗斯大选如期举行,弗拉基米尔·普京以76.7%支持率赢得选举,连任总统。此次,我和北京、上海的一些专家一起,受俄罗斯斯联邦国家杜马的邀请作为国际观察员前去俄罗斯观察选举,亲眼目睹了大选组织、民众投票的全过程。对我们来说,是一次十分难得的经历。

  20多年来第一次在冬天重返俄罗斯

  来自中国的观选团中,有中国俄罗斯中亚研究学会会长李永全、上海社科院俄罗斯中亚研究中心主任潘大渭、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俄罗斯中亚研究中心副主任强晓云、上海社会科学院智库建设基金会秘书长李轶海等国际问题专家,也有上海交通大学法学院教授沈国明这样的法律专家,还有我这个曾留学俄罗斯的媒体人。

  3月15日,我们一行乘坐俄罗斯航空公司的航班从上海抵达莫斯科。出了机场,举目四望,皑皑白雪,地上则是厚厚的冰,扑面而来的空气凛冽而清新。久违了,俄罗斯的冬天!留学回国后我也到访俄罗斯多次,但全都是在夏天。这是我 20多年来第一次在冬天重返莫斯科。尽管温度最低零下十几度,不过傍晚的天色还很明亮,毕竟已经是3月中旬,春天即将到来。

  莫斯科市中心处处都有灯饰点缀,到了夜间格外璀璨,有的好似金色的珠帘,有的仿佛童话中的宫殿。莫斯科许多地方都可以看到“选举总统,选择未来”的海报,连红色的地铁票上都有印有“2018年3月,俄罗斯总统大选”的字样。不过,莫斯科的街头看不大到候选人的竞选海报。从中可以看出,此次俄罗斯大选,俄罗斯中央选举委员会对民众投票的动员力度,大大超过了候选人的宣传力度。

  我们的邀请函是由国家杜马主席沃洛丁签发的。据俄方介绍,此次共有来自100多个国家的1500多名国际观察员参加选举观察活动。我们入住红场边上的大都会饭店,与来自英国、法国、意大利、波兰、保加利亚、印度等国家的国际观察员在一个观选团工作。

  与俄罗斯政要会面

  此次在俄罗斯期间,我们和俄罗斯多位政界人士进行了会面和交流。会见总统候选人,是国际观察员的工作内容之一。此次俄罗斯大选共有8名候选人竞选:独立参选的俄罗斯现任总统普京、俄全民联盟党候选人巴布林、俄自民党主席日里诺夫斯基、俄共推举的格鲁季宁、亚博卢党创始人亚夫林斯基、俄成长党主席季托夫、俄公民倡议党推举的电视主持人索布恰克和俄共产党人党提名的苏拉伊金。

  3月16日上午,我们观选团来到总统候选人巴布林的竞选总部,会见了巴布林。谢尔盖·巴布林今年59岁,法学博士、教授,现在是俄罗斯全民联盟党领导人。巴布林告诉我们,他是目前俄罗斯政坛中“最老的政治家”。这个“老”并不是指他的年纪。1990年,他30岁出头就担任了俄罗斯联邦最高苏维埃议员。在1991年那个动荡的日子,他坚决反对别洛韦日协议和苏联解体。“当时只有6个人支持我。遗憾的是,大部分人都作出了错误的选择。我们付出了昂贵的代价。”之后,巴布林又两次当选国家杜马议员。

  巴布林介绍了他的竞选纲领。他认为,每个国家都应该走自己的道路。“我们国家从1990年起发生巨变,导致苏联解体,想走美国道路,导致经济崩溃。但中国却没有这样,逐渐地通过经济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巴布林强调,“每个国家都要珍惜自己的传统,我赞成邓小平的理论。”

  当天,我们还来到俄罗斯联邦国家杜马,会见了另一位俄罗斯政党领导——公正俄罗斯党主席谢尔盖·米罗诺夫,他还是前联邦委员会(议会上院)主席。“即将开始的总统大选是一件重要的政治事件,十分感谢你们同意加入国际观察员团,参与选举观察活动。”米罗诺夫说。他还向我们介绍了此次大选的组织情况。他说,最初的70名候选人中有8名进入了竞选的最后阶段。此次大选在俄全境设了97028个投票站,并在145个国家设了460多个投票点(使领馆)。

  米罗诺夫介绍了公正俄罗斯党的情况。这是2006年由俄罗斯生活党、退休者党和祖国党三个中左翼党派合并组建的政党,是一个“务实的反对党”。公正俄罗斯党注重民生保障的主张,得到了不少民众的拥护,现在已是杜马中的第三大党团,占有议席数量仅次于统一俄罗斯党和俄共。有意思的是,该党的一半党员是女性。米罗诺夫表示,所在的公正俄罗斯党此次不推出候选人参与竞选,因为他们支持普京。普京担任俄罗斯总统以来,俄罗斯各方面变化很大,推出的政策得到民众的拥护。因此,公正俄罗斯党将全力支持普京连任总统。

  下午,俄罗斯联邦杜马副主席奥尔加·叶皮凡诺娃女士和杜马议员、杜马国际事务委员会副主席阿列克谢·契帕一同会见了观选团,向我们介绍了总统大选有关情况,以及具体工作安排。观选团中的欧洲议会议员和他们就国际问题进行了探讨。在谈到世界局势时,契帕说,现在世界很不稳定,但地球只有一个,很脆弱。大家不妨学习一下去年中国习近平总书记在世界政党大会上的讲话,思考一下。叶皮凡诺娃也表示,她作为公正俄罗斯党中央委员会的代表,参加了这次大会,亲耳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讲得很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有助于改善全球治理,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各国发展。

  在斯摩棱斯克近距离观选

  俄罗斯联邦幅员辽阔,从堪察加边疆区到加里宁格勒州横跨11个时区,投票站都于当地时间8:00至20:00开放,投票过程在18日当天,总共持续22小时。

  根据安排,所有的国际观察员都将被分派到各个州、市、共和国等联邦主体观察。我们6名来自中国的观察员被派到了斯摩棱斯克州。斯摩棱斯克在莫斯科的西面,距离莫斯科400公里。第二天是选举日,我们一早就开始了工作,先前往斯摩棱斯克的社情中心、斯摩棱斯克州政府,听取了有关选举组织工作的相关介绍。

  据斯摩棱斯克选举委员会主席茹科娃介绍,此次大选最大变化有两个:一是“移动投票”。原来选民只能在自己登记的选区进行投票,如果因为出差等原因人在其他地方,就无法完成投票。而这次,选民可以提前提出申请,当地选举委员会会安排他在就近的投票点投票。第二,为投票站配备监控摄像头。斯摩棱斯克州共有803个选举点,其中317个点设了监控摄像头,虽然看上去比例不高,实际上覆盖了大部分投票的选民,因为不少投票站前去投票的选民是非常少的。还有一种做法十分人性化,如果选民因身体原因不能亲自前往投票站,比如残疾人、老人,可以向地区的选举委员会提出申请,在选举日将有人上门接受投票。上门接受投票必须同时由三方面的人组成:观察员、选举委员会工作人员、候选人党派的代表,也就是说,至少要3个人在场。

  3月18日那天,气温虽然还是零下十几度,但阳光灿烂,碧蓝的天空像被水洗过一样澄澈。我们一共走访了4个选区的投票站。第一个是设在斯摩棱斯克国立大学的第522号投票站。

  走进投票站的大厅,可以看到一个“相框”,选民可以站在框里拍照。原来,这是一个“我选举、我拍照”活动,选民可以上传照片到网站,参加抽奖,大奖是iPhone 手机。这也是为了鼓励年轻人参与选举。投票大厅入口的墙上,是候选人的介绍。往里就是登记处。选民出示个人证件,由工作人员核对、登记,就可以领到一张贴着防伪标签的选票。随后,选民进入一个个半封闭的“选票填写处”填写选票。填完后,选民再把选票投入中央的投票箱。一个选民完成投票过程大约需要3至5分钟。整个投票流程都有观察员在旁监督,媒体记者可在投票站内自由活动。

  另外三个投票站设在中学,地方稍小,选民集中进入时排起了队,秩序井然。上午十一点以后,前来投票的俄罗斯民众络绎不绝。他们中男女老少都有,不少选民全家出动,还带着小孩、推着婴儿车。最让人感动的是,一些耄耋老人尽管步履蹒跚,也相互搀扶着前来投票。投票点洋溢着节日的气氛,喇叭里播放着欢快的音乐,小吃部摆放着各式小吃,选民们可以在这里吃点东西,相互交流。

  作为国际观察员,我们和一些选民进行了交流。我们发现,尽管普京在民众中的威望很高,但每一位选民还是按照自己的意愿投票。一位老年妇女说,她是共产党员,所以把选票投给了格鲁吉宁(俄共的候选人)。

  在设在一中学的投票站,我们看到了一个电子记票箱。这是今年大选的“新式武器”。选票只要被投入电子计票箱内,上面的内容就会被自动读取并储存。选举结束后,该计票箱内的投票结果立即可得,无需再次点票。不过,在没有安装电子计票箱的投票站,选票收集后,还需要人工统计。

  出席记者招待会

  3月19日,部分国际观察员参加了“今日俄罗斯”电视台、塔斯社等举办的记者招待会。会上,一位来自波兰的国际观察员说,他在特维尔市走访了20个投票点,努力想挑出毛病,但没有发现任何违规行为。来自法国的观察员把俄罗斯大选与法国大选作了比较,认为法国大选存在着“候选人与媒体之间的游戏”,但俄罗斯大选的组织工作、候选人与媒体的交流是公开的,没有什么秘密。尽管大选平稳有序,但我从记者会上获悉,竟然也有黑客试图攻击选举委员会的网络,“但我们的防范实力很雄厚,并且自动计票系统与互联网是隔离的,因此黑客无法干涉选举。”俄方介绍说。

  潘大渭教授代表中方观察员谈了几点体会:第一,2018年俄罗斯总统大选组织有序,完全符合相关法律和规定。第二,在这次选举中,俄罗斯相关的选举法规比以前更完善,为选民提供了更多方便和一些人性化的选举条件,使这次选举能够更顺利、更公开、更民主地进行。第三,选举过程充分展现了俄罗斯人民参与这次选举的积极性,选举过程中没有发现违反相关法律和法规的情况。在我们的观选过程中,整个选举过程公开、民主、有序。

  关于此次大选,我还了解到一个有意思的细节。19日下午,我去看望了莫斯科的老朋友——女作家伊琳娜·拉克莎。她今年已经80岁了,髋关节更换过,行走不便,平时很少出门。“您有没有参加总统大选投票?”“我参加了。选举委员会的人到我家里来,当场把选票给我让我填写的。一共来了3个人!”看来,在斯摩棱斯克听到的“上门接受选民投票”的举措,还真的很派用场。每一个俄罗斯选民,只要愿意投票,都可以实现自己的愿望。

  3月20日,我们离开莫斯科回上海。在飞机上,我看到《消息报》上的最新消息是:普京以76.67%的得票率在此次总统选举中领先,共得票5640多万张。在上一次俄总统大选(2012年)时,一共有5位候选人,普京的支持率为63.6%(得票4560多万张)。此次大选的投票率为 67.47%,比上一次总统大选的投票率高出很多。《观点报》指出,普京创下了两项纪录:一个是他获得其政治生涯中创纪录数量的选民支持,得到3/4的选民支持。另一个是获得了俄联邦历史上最高数量的选民支持,有5000多万选民投票支持他。这么高的支持率意味着俄罗斯更加团结。

  上世纪90年代初,我在俄罗斯留学时,也看到过俄罗斯人参加选举总统、全民公决。时隔20多年,我发现,已经历了多次总统大选的俄罗斯人民,在这次选举时,显得更为成熟、理性。我们所到之处,听到最多的一句话是“今天是一个节日”。正如俄罗斯大选的口号:“选举总统,选择未来”。是啊,选出一个值得信赖的国家领导人,保证国家未来几年能够稳定、发展,变得更强大、更富裕,人民生活能够不断提高,何尝不是所有俄罗斯人的心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