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海归学人 >> 每期杂志 >> 2018 >> 2018年02期

【两会关注】建诤言 献良策——海归代表委员全国“两会”发声

作者:卞姬

2018/4/9 16:50:35

  创新管理释放科学家创新活力

  马兰全国人大代表、复旦大学脑科学研究院院长

  政府工作报告强调,改革科技管理制度,绩效评价要加快从重过程向重结果转变。赋予创新团队和领军人才更大的人财物支配权和技术路线决策权。为此,有悖于激励创新的陈规旧章,要抓紧修改废止;有碍于释放创新活力的繁文缛节,要下决心砍掉。

  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是实施创新驱动的一个重要载体,事关国家发展战略。要创新管理理念,重视和发挥战略科学家和领域科学家的作用,尽快明确和建立国家重大项目的立项和实施机制,制定相应工作程序,推动科学立项和实施工作的有序进行,提高科学性和工作效率。

  破行政壁垒,实现区域协调发展

  张恩迪全国政协常委、致公党上海市主委

  十九大报告提出“创新引领率先实现东部地区优化发展,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当前,在推进区域一体化的进程中,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行政壁垒仍然存在。

  建议首先从国家层面深化区域合作顶层设计,构建由中央决策层参与的决策机构,强化合作组织机构的权威性和协调性。其次,在重要产业和行业层面,各区域构建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一体化发展机制。第三,国家立法机构通过专项法律法规或增设专门法律条文,促进各区域地方法律法规一体化。第四,聚焦重点合作领域,健全利益共享机制。第五,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协同进程。

  建立归国留学生就业促进机制

  常兆华全国政协常委、上海微创医疗器械(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近年来,选择回国发展的留学人员逐年增多,带动并形成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海外人才归国潮。然而,庞大的海归队伍在回国就业、创业过程中面对的接踵而至的诸多问题,让“就业难”同样横亘在他们面前。形成良好的海归就业和创业政策体系以及服务环境,才能加速集聚全球人才资源,服务中国创新发展的新局面。

  建议有关部门能够制订专门促进海归见习、培训和就业的促进政策。同时,鼓励企业和社会机构参与,加强海归人员在求职、就业技能和政策方面的培训,帮助他们提升职场竞争力。并且给予海归一定的见习补贴,并通过税收上给予优惠、资金上给予补贴等方式,鼓励国内企业多接纳海归见习。

  教育不是“灌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

  黄震全国政协常委、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

  有一句话叫“学而时习之”。学生们习惯于老师在课堂上进行知识的传授和灌输,不断通过各种练习、背诵,使自己终生不忘。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非常重,一个词要抄好多遍,通过这种学习来增加对所谓的知识点的掌握。我经常称其为“灌满一桶水”,但我认为真正的教育不是“灌满一桶水”,而是要“点燃一把火”。

  教育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更多的是通过向学生提问题,让学生去观察、思考、思辨,最后去实践,通过这个过程,不断提高学生的自我思辨能力。对于传统的方法,反复记忆、反复背诵,学生的知识点掌握得不错,但是他脑子里就会形成很多框架,非常缺乏创新思维。所以我认为最重要的是“点燃一把火”,启发学生的思维思辨能力,这也是小学、中学、大学的创新人才培养上非常重要的一点。

  人才规划不能“引进女婿,把儿子赶走”

  丁奎岭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院士、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所长

  科技创新最核心的还是人才,如何让一流的人才引得来、留得住、用得上、发展得好,让青年科技人才施展本领,脱颖而出,是需要思考的问题。近年来,我国加大科技体制改革力度,为科研人员“松绑”。然而我们很难用一个方法解决各种人才问题,在工作实践中,我认为在引才机制上,要按高标准、按需要的原则分类引进,考虑到“百花齐放”,不能重复引进同一类型人才。

  当前我们最应该突破的是如何培养更多优秀科研人才,组建针对性强的科研团队,取得更多原始创新成果。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要有良性的人才发展规划,不能“引进女婿,把儿子赶走”,要坚持引进与培养的结合。只有科研人才得到成长,起到示范作用,才会有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不断涌来。

  加速全国公共场所控烟立法并实施

  冯丹龙全国政协委员、辉瑞制药中国企业事务部总监

  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在我国正式生效已12年,但我国至今尚未制订全国性控烟法律或法规。

  近几年来,中国大陆已有京、沪、广、深等18个城市公共场所控烟立法,其中北京和上海公共场所控烟立法起到了标杆作用,在国内外产生了良好影响,公共场所禁烟得到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对此建议,国务院尽快审议通过并实施《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相关规定应与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相一致,即所有室内公共场所、室内工作场所和公共交通工具内全面禁止吸烟。

  拓展核心元器件的国家重大专项支持

  何力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

  微电子、光电子等核心器件是信息化、智能化产业发展和现代化国防建设的核心基础支撑,是国家战略安全的重要基石,事关我国经济发展全局。其基础、共性、关键的属性决定了必须由国家主导、集成资源、推进实施。然而,这些核心元器件,比如集成电路,大多数靠进口,价格已经超过了进口石油。未来不管怎么创新,都离不开芯片,因此,我们应该有自主产权的东西来取代进口。需要重大专项的支持来做。

  为此建议,在16个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成功实施的基础上,总结一期重大专项取得的经验,在信息获取和处理、网络及智能芯片等微电子、光电子关键共性器件领域,拓展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在专项目标、组织实施、推广应用上,不断完善军民融合发展机制。

  成果转化奖励征收个税应更具激励原则

  张喆人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政协副秘书长

  近年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激励法规政策出台了很多,2015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规定:科技成果转化所得的净收入不低于50%奖励给成果完成人。但是来之不易的科技成果转化奖励则是按照“工资、薪金所得”来征收个人所得税,税率最高达45%,而个人得奖、中奖、中彩以及其他“偶然所得”才缴纳20%的个税,对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激励政策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为此建议:对科技成果转化奖励的个税征收应体现激励的原则,改变按“工资、薪金所得”征收,按照“偶然所得”税率20%征收个人所得税,使国家对科技成果转化的积极支持政策得以更好落实。

  定网购包装材料国家标准,变垃圾为“矿山”

  曹阿民全国政协委员、上海科学院副院长

  以电子商务加快递物流为鲜明特色的互联网+新经济、新模式、新业态的发展,也带来了意想不到的环保问题。一个电商促销日活动的举办,带来的是城市居民小区内堆积如山的网购包装垃圾,其中脆性泡沫塑料、高有机挥发物的劣质塑料包装胶带、再生回收塑料包装袋回收问题最为突出。

  为此,建议针对我国电商物流企业相对高度集中的特点,紧紧抓住主干物流企业及其延伸的全国性网络这个“牛鼻子”,尽早出台网购包装材料国家标准,规范全国物流包装材料的供应链,建立合格供应商标识与目录,健全泡沫塑料、包装塑料袋的回收应用监管制度体系。通过国家配套政策,促进地方政府加快建立包装垃圾资源回收再利用的生态链,让网购包装垃圾成为新的“城市矿山”。

  医保目录更新周期应动态调整

  葛均波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主任

  当前医学发展非常快,新的治疗手段和药物每年都要更新,但我们的医保目录八年更新一次,远远跟不上我们临床的需求。医保目录更新慢,使得新药在临床得不到应用。有好多新的治疗手段和新的生物药物因为没有进入医保目录,原则上临床不能应用,即使有应用,也是要自己付费,大大增加了患者的负担。

  对此,建议:在一个新的治疗手段通过做临床实验到普遍应用,医保目录更新的周期应该动态管理,一定要说一个周期的话,两年就应该更新一次。一年左右这个新的疗法刚刚产生,两年的话应该就可以足够看到药品的应用和临床副作用。

  保障廉价药品的供求预警与浮动定价

  蒋健全国政协委员、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副院长

  近年来,我国不少疗效明显的廉价药逐渐消失,其中有的是救命药、罕见病用药,而有的廉价药虽然在市面上有同等疗效的新药代替,却价格昂贵。

  随着化工原材料、环保、安全、物流成本上升迅猛,生产企业在廉价药上的利润微薄。生产企业利润过低,没有生产廉价药的积极性。廉价药尤其是无临床替代品的廉价药短缺,将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因此建议,制定全国统一廉价药品目录,并建立基于实际成本变化的廉价药品浮动定价制度,在保障企业利润的同时合理控制药价。

  在保障机制的建设中,加强和药品生产企业的联网与合作,借助预警体系,与企业建立起预警通知、生产安排、配送调配等信息化供应链监控系统。同时,了解全国各省份的库存和消耗情况,在部分省份出现药品短缺前,采取及时的统筹调拨措施。这对于缓解‘看病贵’问题将很有帮助。

  加快企业可持续发展信息的强制披露

  蒋颖全国政协委员、德勤中国副首席执行官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编写和发布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在展示企业可持续发展实践成果的同时,接受利益相关方的监督。

  建议完善企业可持续发展信息披露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信息披露,可在自愿披露基础上,分阶段推行可持续发展信息的强制披露。完善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奖惩机制。明确国家层面管理企业可持续发展信息披露的牵头职能部门,对企业可持续发展信息披露情况进行收集和分析,定期发布企业可持续发展信息披露的情况分析报告,为未来的政策制定和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优化电池梯次利用和储能应用补贴政策

  蓝闽波全国政协委员、华东理工大学金山科技园区管委会主任

  根据国家发改委《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指南(2015-2020)》,到2020年,新增集中式充换电站超过1.2万座,分散式充电桩超过480万个,以满足全国500万辆电动汽车充电需求。同时,目前电动汽车使用的动力电池,主要是锂离子电池,按照车载动力使用标准,当电动汽车电池的容量下降到额定容量的80%后就不宜继续使用。锂离子电池直接淘汰,一方面将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另一方面如回收处理不当,将造成新的二次污染。

  开展有序充电研究,开展电池梯次利用提高电网资源效率,是电动汽车产业规模化发展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积极探索有序充电服务模式,将为今后几年的电动汽车规模化市场推广,创造有利条件。